内娱还是阴曹地府?咋一点阳气都没有! - 霸气村电影网
    • 内娱还是阴曹地府?咋一点阳气都没有!

      来源:人气:986更新:2025-07-26 15:00:18

      最近赶了个晚集,看完了《F1:狂飙飞车》。

      62岁的皮特,还是这么“能打”。



      无独有偶,《碟中谍8》里63岁的汤姆克鲁斯,还在亲自扒飞机。



      好像国产影视剧里,很少出现这类西方语境“荷尔蒙十足”的主角。

      也就是指,某人的性格张扬外放,外形充满原始的性张力。

      国产片的大部分主角,要么身材纤细,像难民;

      要么文气太重,像书生



      要么过于伟光正,像政委;

      要么阴湿狠毒,像反派。

      要么油腻,像人形羊尾油。



      首先,电影产业属文化产业,电影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产品。

      什么样的文化,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电影。

      而电影的题材、类型和气质,又决定了主角的人设。



      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,强调含蓄内敛、克制中庸。

      情感表达也比较委婉、细腻,不像西方人那么直白、外放。

      “发乎情,止乎礼。”

      对情感和欲望的表达,也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连接,和道德规范的约束。



      而非纯粹的肉体吸引,和原始冲动。



     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,小学初中的课文里。

      是不是很少出现个性鲜明,行为生猛的主角?



      再联系一下现实。

      公交地铁里,有人亲个嘴,都会被指指点点。

      甚至偷拍发到网上谴责,媒体跟风批评。

      而西方人关在同一个电梯里,看对眼了都有可能亲密接触。



      这种审美偏好,深刻影响到了艺术创作。

      欧美外放的文化,催生了超英片,和其他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类型片。

      要求男演员高大阳光,力大无穷,无时无刻不在释放着荷尔蒙。

      比如亨利·卡维尔,本·阿弗莱克,甚至道恩·强森都是其中的典型。



      相应的,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仙侠。

      凡人之间才会拳拳到肉的互殴,仙侠只需要手捏法诀,操控法宝就足够了。

      一场大战过后,依旧仙气飘飘。

      正所谓头可断,发型不能乱。



      现如今,仙侠类影视剧中最吃香的仙侠古偶,是流量鲜肉的必争之地。

      流量明星和偶像文化,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。

      偶像明星的形象,通常被公司严格管理。

      在这个影视剧里青楼出身的女主,都被要求“双洁”的舆论环境里。



      尽管私生活未必干净,但是在形象上,偶像明星都强调“青春”、“阳光”、“干净”、“正能量”。

      刻意避免过于成熟、性感的形象,以维护其在粉丝心中的“纯洁”人设。

    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,限制了角色的塑造空间。

      另一方面,也和我国的审查制度有关。



      众所周知,由于我国一直没有推行“电影分级制度”。

      所以对涉及色情、暴力、血腥和不良价值观等内容,都有着严格的限制。

      有些过于直白、带有强烈性暗示的表演、镜头或角色,都很容易被卡审核。



      *网大《狂蟒之灾》

      电影除了艺术作品之外,也是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。

      被赋予了传递积极、健康、向上的价值观的使命。

      过度强调“荷尔蒙”这种原始的性吸引力,有偏离主流价值导向的风险。



      这就导致很多创作者,只能选择在构思之初,就进行自我阉割审查。

      避免触碰敏感地带,角色塑造上自然会趋向于更“安全”、更符合规范的模式。

      “缺少荷尔蒙”,也是市场决定的。

      中国电影缺少分级制度,意味着观众年龄层跨度极大。

      任何一部上映的影片,都需要兼顾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观众的接受度,才能获得更高的票房。



      所以很多商业大片,都倾向于强调亲情、友情、爱国情怀、励志奋斗,这类普世情感。

      具有强烈的性吸引力的角色,注定不会出现在这类作品中。

      即便出现了,也只会担任丑角。



      相比于欧美的个人英雄主义,国产片更热衷于讲述小人物的人生。

      相比于刻画个人情感,国产片更强调角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位置。

      这就是为什么贾冰、雷佳音,这些谐星的出镜率越来越高。



      市场上缺乏专门为展现强烈原始性魅力,而设计的角色类型。

      演员就没有机会,尝试和磨练这种特定风格的表演。

      更不会通过健身等方式,增加自己的男性魅力。



      那么中国电影,有魅力四射、充满吸引力的主角吗?

      当然有!

      只是这种魅力的表达方式,更符合文化和审查背景:

      国产片的性感,是含蓄的性感:



      呃,放错了,是这一张:



      更侧重眼神、气质和氛围的营造,是“撩人于无形”的含蓄之美。

      在魅力方面,中国人更强调角色的智慧、力量感、独特气质。

      以及人格魅力,带来的吸引力。

      比如梁朝伟饰演的一切角色。



      他没有高大健壮的身材,也没有外放的性张力。

      但你很难否认,梁朝伟是华语电影最性感的男人之一。

      即使在一些警匪动作片、灾难片或者主旋律战争片里。

      我们看到了更有原始力量感,野性魅力的硬汉。



      这些角色,通常也都会和责任感、忠诚等品质结合。

      就算有感情戏,也大多会和一些“正向价值”紧密关联。

      而不会赤裸裸地表达情欲。

      比如张涵予,他应该是公认的银幕硬汉了。



      从《集结号》到《中国机长》,他出演的影片以主旋律为主。

      想象一下,让张涵予演《五十度灰》……

      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……

      再比如吴京主演的两部《战狼》。



      这应该是近十年来,最像欧美英雄主义电影的国产片。

      冷锋和龙小云的爱情贯穿始终,却更像是革命友谊。

      至于吴京的荷尔蒙……我不敢评价,怕他给我一杵炮。



      其实这种“荷尔蒙流失”的现象,不仅仅存在于内娱。

      如今的欧美影视圈,能叫得上名字的硬汉,也还是那几个“老登”。



      *你敢信这是63岁的汤姆·克鲁斯?

      而新生代演员,尤其是男演员,也在走纤细少年的路子。

      比如“甜茶”提莫西·查拉梅,“荷兰弟”汤姆·赫兰德。



      凭借《猫王》和《沙丘2》大火的奥斯汀・巴特勒,被粉丝称为“摇滚与科幻的双重荷尔蒙载体”。

      但是和前辈们一比,高下立判。



      随着观众的年轻化,审美的国际化,创作环境发生了“微妙变化”。

      我们也开始看到一些,尝试突破传统框架、展现更直接的魅力的角色和表演。

      比如乌尔善的《封神》训练营,带出来的几个男演员,都是走阳刚路线。



      虽然个别演员,私生活有些过于“精彩”。

      但是不得不承认,他们为内娱注入了一丝“阳气”。

      近年来,中国影视剧的男性角色,变得更加多元化。



      除了传统的硬汉、书生。

      甚至带点阴柔美的“阴湿”形象,也开始大行其道。

      #内娱回南天的话题里,阴郁纤细的男演员,扮演着人生悲惨内心阴暗的主角。



      *没得喷,这是真·阴湿男鬼

      让本就阴气森森的内娱,变得更像阴曹地府了。

      我是不太明白,“阴湿男鬼”是个好词儿吗?



      审美不分优劣好坏,只是在反映着一个时代的风向。

      但是我个人认为,积极正向的形象,永远值得提倡。

      而很多演员,内卷错了方向。

      身材越卷越纤细,脸越磨越小,和女演员站一起甚至能小一圈!



      为了维持病态的体型,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。

      节食、打药、做手术……

      一个个瘦得像细脚伶仃的圆规,拍打戏做不完一个完整的动作。

      抱不动同样纤细的女演员,回头还要埋怨人家太重。



      我们在呼唤国产片“荷尔蒙”的同时,也是在尝试纠正内娱畸形的审美走向。

      男星以“孱弱”为美,女星以“幼瘦”为荣,这并不值得提倡。

      今天就说到这里,咱们明天见!


      最新资讯

      站长合作TG:@YSAV2025

      Copyright © 2009-2025

      统计代码